在全球贸易往来日益频繁的当下炒股配资官方网站,外来物种入侵的风险也在不断攀升。今年6月下旬,我国宁波海关就上演了一场惊心动魄的“生物防御战”,成功截获了一批来自美国的带有金属光泽的蚊子。
央广网曾于今年6月24日报道:今年6月底,宁波海关所属梅山海关关员在对一批来自美国的集装箱进行例行检查。凭借着丰富的经验和敏锐的洞察力,关员通过X光扫描发现其中一个集装箱内的轮胎内部结构存在异常阴影。
当撬开轮胎夹层后,眼前的景象让他们大吃一惊——数百只闪烁着金属光泽的活体蚊子,被困在特制的透气网格中飞舞。海关人员迅速提高警惕,将这些蚊子送往专业实验室进行检测。
展开剩余87%检测结果令人震惊,这些蚊子是病媒生物蚊科⇒曼蚊属Mansonia titillans,是从未在国内记录过的品种,它能同时携带寨卡、登革热及基孔肯雅热等多种烈性病毒,传播效率远超本土蚊种。此次截获行动堪称及时,一旦这些蚊子流入我国生态环境,后果将不堪设想。
曼蚊属蚊类主要分布在美国、巴西、墨西哥、玻利维亚等美洲地区,国内暂无分布,雌蚊在户外环境中具有较强攻击性,其活动范围可延伸至孳生湿地、池塘及湖泊数公里之外,已被证实是淋巴丝虫病病原体——丝状线虫的传播媒介。
由于在野外捕获的曼蚊雌蚊体内曾检出委内瑞拉马脑炎病毒、西尼罗河病毒及圣路易斯脑炎病毒,所以它也被认定为是一种虫媒病毒载体,又被称作“金色杀手蚊”,能对公共卫生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在宁波海关截获这种来自美国的带着金属光泽的蚊子之后不久,基孔肯雅热就在广东省出现了。7月8日,广东顺德监测发现一起境外输入引起的基孔肯雅热本地疫情;到了7月15日,当地记录到基孔肯雅热病例478例;7月26日,广东省全省新增报告2940例基孔肯雅热本地病例。截至7月29日,广东佛山基孔肯雅热病例累计超过6000例(中新网数据)。
那么广东省暴发的基孔肯雅热和宁波海关查获的这种带金属光泽的曼蚊有关系吗?是不是也有同样来自美国等地区的曼蚊通过集装箱等方式来到了广东佛山一带,导致当地出现了基孔肯雅热呢?从目前的证据链来看,并不能判定广东出现的基孔肯雅热与这种曼蚊有关?因为专家通过已有的信息判断基孔肯雅热的病原虫媒是白纹伊蚊,并不是新发现的曼蚊,所以两者之间的关系不大。
基孔肯雅热是一种由基孔肯雅病毒感染引起,经伊蚊叮咬传播的急性传染病,感染者会感觉身体关节部位非常疼痛,目前基孔肯雅热还没有特效治疗药物,所以一定要防范感染。
可不要小看小小的蚊子,这种小昆虫一直都是杀死人类最多的动物。从人类诞生至今,它也一直都是对人类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危险最大的生物,也是影响了整个人类发展和文明进程的生物,需要认真对付。
有新闻消息称广东佛山一带如今正在大力灭蚊,用的正是一些灭蚊雾剂,这正是对抗基孔肯雅热传播的好方法,同时也是对抗和杜绝其他虫媒传染疾病的好方法,因为只有消灭了蚊子,才能杜绝蚊子所能传播的虫媒传染疾病。
实际上如今白天出现的白纹伊蚊就是一种外来物种,这种非常凶猛的带有黑白色条纹的花蚊子又叫“亚洲虎蚊”,东南亚的丛林地带是它的发源地,这种蚊子在我国北方地区出现的时间不超过40年,在南方地区(两广地区除外)出现的时间不超过50年。
而它之所以开始在我国出现,其实正是由于国家间的经济贸易客货流通导致的,白纹伊蚊在我国出现最早的地方通常都是机场,是往返东南亚地区的客货空中运输带过来的,其途径大致是飞机飞到东南亚机场之后,有这种蚊子飞入飞机机场中,或者是进入货物的包装箱中,飞机飞回后带到我国国内,从机舱和包装箱中飞出,开始在机场附近地区出现,同时又有往返东南亚多地的轮船带来这种蚊子,所以在港口附近地区出现的时间也很早,又经过大量的繁殖,如今白纹伊蚊基本已遍布我国各地。
以蚊子为主的生物导致的疾病传播,对我国的公共卫生安全和生态平衡造成巨大冲击,比如大家都知道如今我们已经无法白天在室外乘凉了,其实这正是由于白纹伊蚊在我国的大量出现导致的,因为这种蚊子专门在白天叮人,而且速度极快,趴到皮肤上就叮,且毒性也很大,携带的病毒很多,一定要努力消灭这种蚊子。
而海关把好国门,正是杜绝虫媒传染疾病的最好方法,所以必须进一步加强对入境货物的检验检疫力度,严格把关,提高检测技术和监管水平,建立健全外来物种入侵预警机制。同时,也需要加强国际合作,与其他国家共同应对外来物种入侵这一全球性问题。
小小的蚊子,背后隐藏的却是关乎亿万人健康和生态安全的大问题。我们每个人都应当提高对外来物种入侵危害的认识,共同守护我们的家园。
消息来源:《澎湃新闻》8月2日报道《基孔肯雅热病例超过6000例,佛山市启动三级响应》
《中国国门时报》6月30日报道《梅山海关全国口岸首次截获蚊科曼蚊属》
美国出现世界最长闪电,长达829公里,横跨5个州,持续放电7秒!释放多少电能?
普京称将打造通过中国连接东南亚的俄老铁路,真的可行吗?
双发双座双轮双垂尾炒股配资官方网站,央视曝光新款教练机!或是舰载训练专用
发布于:河北省鼎和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