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珠玑说配资行业资讯
(本文所有内容皆有官方可靠信源,具体资料赘述文章结尾)
(本文所有内容皆有官方可靠信源,具体资料赘述文章结尾)
九三阅兵在即,日本没有出现在阅兵仪式的邀请名单上,并且最近被爆出日本近些年花费560亿日元公关费,想要“洗白”自己,在8月31日更是有会谈狂妄地表示9月2日是“日本解放亚洲日”,日本究竟想干什么?
一套组合拳打向全球
就在8月31日,东京千代田区的一场座谈会成了这场“历史修复工程”的展示平台,一群自称“昭和史修复派”的学者,以庵野丰为代表,向听众兜售着一套惊世骇俗的理论。
展开剩余87%他们高喊着,日本人必须摆脱那该死的“自虐史观”,方法就是彻底改写战争的定义,他们翻出了1941年12月8日对美英的宣战诏书,断章取义地宣称,那场所谓的“大东亚战争”,根本目的就是为了把亚洲人民从欧美殖民者的铁蹄下解救出来,实现共同繁荣。
为了让这套说辞看起来更“真实”,他们甚至在现场播放了当年缅甸和菲律宾“独立”典礼的影像资料,画面里,那些在日本军事监护下建立的傀儡政权,被描绘成了日本“解放亚洲”的铁证。
这股狂热的情绪还在蔓延,有人甚至大胆提议,干脆把9月2日日本的投降日,更名为“亚洲解放日”,他们的逻辑简直清奇:因为日本投降后,许多东南亚国家才获得了真正的独立,所以这功劳也得记在日本头上。
560亿日元公关费
光有关起门来搞“内部研讨”还远远不够,这套新出炉的“历史”得卖出去,而且要卖向全世界,为此,日本政府近年投入了一笔高达560亿日元的巨额预算,在全球范围内招募人员,目的只有一个——改善自己的历史形象。
这笔钱砸下去,效果是立竿见影的,一套立体的传播矩阵迅速铺开,高端的“思想讲坛”负责生产核心理论,吸引精英背书,主流媒体则负责侧翼掩护,向大众渗透。
比如,《产经新闻》就曾巧妙地利用俄乌冲突的背景,将日本描绘成一个无辜的受害者,文章绝口不提日本的侵略罪行,反而大谈特谈1945年苏联对日作战是多么“背信弃义”,是一场“突然袭击”,刻意裁剪掉苏联在整个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巨大贡献。
而另一边的《朝日新闻》,则玩起了更隐晦的舆论花招,他们通过提及一部名为《南京照相馆》的电影,用暗示性的语言,巧妙地向公众植入一个念头:南京大屠杀的历史,可能根本就是伪造的。
舆论场之外,外交渠道也成了他们施压的工具,在中国筹备阅兵期间,日本曾通过官方途径,联络多个国家,劝说他们不要派员参加,他们给出的理由是,中国的阅兵是在“炫耀武力”,会“威胁地区安全”。
改写过去为了什么
篡改历史叙事,从来都不是目的,而是实现其现实政治野心的关键工具,在日本方面看来,俄乌战争后的国际格局动荡,提供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战略“窗口期”,他们要做的,就是打出一套组合拳,彻底摆脱战后秩序的束缚。
在叙事层面,他们要把自己从“战败国”的身份中洗白,摇身一变成为“正义”的一方,甚至是一个“受害者”,同时把“侵略者”的标签巧妙地转嫁给别人。
在安全层面,这种新的历史叙事,为他们修改法律、扩大军备、突破和平宪法的限制,提供了完美的舆论基础。当中俄被他们捆绑塑造为对立的“轴心”时,增加军事预算、采购新式武器,就都显得“合情合理”了。
面对这种系统性的历史修正主义,我们为什么必须郑重其事地纪念?恰恰是因为有人在试图轻佻地篡改它。
历史事实清清楚楚地摆在那里:所谓的“独立”,不过是在日军监护下的傀儡戏,所谓的“共荣”,本质是对当地石油、矿产和劳动力的残酷掠夺,东南亚各国的真正独立,源于战后波澜壮阔的民族解放运动,从来不是谁的“恩赐”。
中国的纪念活动,目的也十分明确,就是为了铭记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捍卫来之不易的战后和平秩序,中方甚至曾邀请日本政界人士参加,并一再强调,我们针对的是军国主义,而非普通的日本民众。
就像《解放军报》的评论所指出的,否认侵略,只会引发国际社会的愤慨,图谋翻案,必然招致全世界的谴责,而任何军事扩张的苗头,都将引起邻国的高度担忧。
参考:
中国军号--钧声|纪念抗战伟大胜利 捍卫二战胜利成果 2025-08-27 19:06:14
中国军号--钧声|纪念抗战伟大胜利 捍卫二战胜利成果 2025-08-27 19:06:14
北京日报客户端--日本的侵略罪行,是无法抹去的事实 2025-08-29 14:58
北京日报客户端--日本的侵略罪行,是无法抹去的事实 2025-08-29 14:58
观察者网--日本前首相鸠山由纪夫将出席九三阅兵,日方称不评论2025-08-29 19:11:38
观察者网--日本前首相鸠山由纪夫将出席九三阅兵,日方称不评论2025-08-29 19:11:38
“实际上亚洲已经解放”安浓丰氏,9月2日是解放纪念日“保守论坛应该提及 2025/9/1 10:05
“实际上亚洲已经解放”安浓丰氏,9月2日是解放纪念日“保守论坛应该提及 2025/9/1 10:05
发布于:山东省鼎和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